大众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,正在推动网络互助行业快速发展。12月26日,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》显示,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、低成本的特点,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。目前,国内网络互助参与用户已超2亿人,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.85亿人。

2011年,我国首家网络互助平台诞生。此后,网络互助行业经历了兴起、粗放发展、大量倒闭的调整期。2018年,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问世,以“免费加入、后分摊费用”的模式,降低了互助保障门槛,也避免了资金池的问题。

最近两年,网络互助行业热度再次上涨,吸引了诸多互联网企业入场。2019年,京东、滴滴、苏宁、奇虎360、美团等平台都推出了各自的网络互助产品。目前,国内网络互助行业的用户规模超过了2亿人,其中,相互宝的成员数超过了1亿。

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,网络互助产品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和下沉城市人群的健康保障。网络互助参与者中,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,47.8%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。

此前,相互宝公布的数据也显示,其1亿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农村和县城,近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,30%被访成员年收入低于5万元。同时,网络互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众的风险管理意识,有效推动了健康保障教育。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,受访网络互助参与者中,41.7%的人也投保了商业保险,较未参与人群高出近三成。

艾媒咨询的报告认为,网络互助具有低使用门槛、低成本的优势,在信用体系保障下,未来3年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,“预计到2022年,网络互助用户规模将达到4.85亿人。”报告指出。

不过,报告也指出,网络互助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风险隐患,比如预付费和资金池的问题、信息真实及平台透明度的问题等。在目前的互助平台中,只有少数平台实现了实名制和无资金池。目前,约半数平台没有实行实名制,约有75%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,存在欺诈案件、资金跑路等风险隐患。

推荐内容